ASUS Zenbook Pro Duo 2022 評測

自從華碩在2012年正式公佈旗下首款「 雙屏 」筆電Taichi 21已然過去了10年,當時 雙屏筆電 這一概念尚屬新奇,在A面設計上了一塊屏幕的Taichi 21在現在看來著實有些滑稽,而在2018年公佈的UX260則顯得有些不切實際的「科幻」了,它的B面和C面均為屏幕,實體鍵盤被虛擬鍵盤所替代,這款機器並沒有大批量開售以及量產,表現出來更多的是華碩作為一線頂級品牌,對這一產品形態的孜孜以求。

時間來到了2020年,首款華碩靈耀X2 Duo系列正式面世,採用了主屏+C面副屏並且保留實體鍵盤與觸摸板的設計方案,維持了筆電用戶使用習慣的前提下實現了雙屏顯示,帶來了更多的交互方式。這一產品形態很快得到了市場的印證延續至今,且近幾年以來一直都在正常迭代。

正所謂十年磨一劍,自從Taichi 21發布已經過去了十年,目前華碩雙屏已經有了一條較為完整的產品線:面向精英商務辦公人群的靈耀X 雙屏、面向前衛玩家群體的ROG冰刃、以及我們今天要體驗到的,面向高階設計工作者的靈耀X 雙屏Pro。

我手中的這台靈耀X 雙屏Pro是最新推出的2022款,其配置如下:

CPU:英特爾酷睿i9-12900H處理器
GPU:Nvidia GeForce RTX 3050 Ti Laptop GPU
內存:雙通道32GB DDR5 4800MHz
硬盤:1TB PCIe 4.0固態
屏幕:主屏2.8K OLED 120Hz 100%DCI-P3+;與主屏色域相同的副屏2.8K 120Hz 100% P3 IPS ScreenPad Plus 12.7英寸
電源:180W

·雙屏到底能幹嘛?

雙屏筆電作為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相信大家對「它到底能幹嘛」更為感興趣,所以我們上來先說道說道這部分,那麼我的總結是,方便辦公、提高生產力、抑或是…摸大魚!

在介紹這些使用場景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塊副屏的配套軟件。華碩為了提高這塊副屏的使用體驗,為其特意打造了ScreenXpert 3軟件,讓跨屏操作更加流暢,通過ScreenPad Plus右側的設置欄,我們可以實現多種快捷操作,在這裡列舉幾個我比較常用的功能,比如亮度調節、一鍵關閉麥克風、攝像頭;

在移動窗口時會出現一個指示欄,不僅可以選擇將此窗口移動至主屏、副屏還是同時顯示,還可以選擇直接分屏顯示以及分屏方式

應用導航器可以設置各個應用在哪個屏幕上顯示器、一鍵將處於主屏的窗口全部挪至副屏

非常多的功能並不能在這裡一一展示,總之靈耀X雙屏的軟件支持是越來越完善了,操作越來越流暢。

·辦公、學習

從我的個人體驗情況來看,在一定程度上,靈耀X 雙屏Pro上的這塊副屏ScreenPad Plus可以做到頂替普通顯示器,提高日常辦公時的工作效率。

這裡列舉出兩三個例子,比如在我寫這篇評測時,將微信和釘釘這兩個交流工具移至副屏,方便查看新的消息,主屏則專注於碼字。又比如說,我們在線上開會時,將會議軟件放到副屏,主屏打開word文檔進行記錄;又或者在主屏中瀏覽PDF文獻、資料,而在副屏中記錄關鍵要點。

·設計工作

首先,在ScreenPad Plus上,華碩為PR、PS、LRC、AE、AI五款常用的設計軟件定制了專門的Control Panel,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隨意的位置上設計按鈕、旋鈕、自定義按鍵功能,再通過ScreenPad Plus的觸屏從而達到更便捷的操作。

而如果不習慣使用這一功能,則完全可以將其關閉,在PR中,把時間軸放到副屏之上,主要的工作區域得以延展,這種視野確實是其他筆電產品遠不能及的。

·摸魚

小副屏能觸屏,躲在主屏底下能摸魚,正所謂背靠大山好乘涼,對於打工人來講,這塊躲在主屏後面的小副屏簡直就是摸魚神器。打盤金鏟鏟、刷刷陰陽師、來個斗地主,抑或者就看個視頻,右手握著鼠標或者在觸摸板上來回划划,左手在觸摸屏上一通操作好似打字,眼睛看著小屏幕好像認真工作,總之啊,有了它,每天的心情通暢了好多。

總結一下這部分,ScreenPad Plus的加持讓其他筆電不可能望其項背。無論何種產品,一般這種極度創新、超脫於傳統形態的產品往往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不順手或者BUG過多的情況,但華碩靈耀X 雙屏Pro 2022在保留了傳統筆電的形態特點的同時,恰到好處的加入了小的副屏,使用起來沒有感到不便,加上華碩這幾年在適配軟件上的努力,錦上添花,使用體驗是相當不錯的。

當然,很多朋友肯定會拿它同顯示器來比較,確實,ScreenPad Plus必然不如一個20多30多英寸的大顯示器來的通透,可華碩靈耀X 雙屏Pro是常規筆電形態+極度便攜的情況之下實現的雙屏,這是完全不能忽視的。

·「全球第一台14.5 英寸2.8K 120 Hz OLED筆電」

華碩自去年開始在筆電產品線中大量加入OLED屏幕,通過高階屏幕打破市場平衡,與其他產品作出差異化,本代的靈耀X 雙屏Pro 2022也加入了OLED屏幕,主屏的具體參數為14.5英寸,可觸摸OLED屏、分辨率2880*1880,屏幕比例16:10,刷新率120Hz,支持VESA DisplayHDR™ 500 True Black,0.2ms響應,是全球第一台搭載這種屏幕的機型。

此外,實測覆蓋100%DCI-P3色域,平均色彩精準值為0.87,再加上窄玻璃邊框設計,視覺體驗極為出眾,是普通LCD屏不可及的。

對OLED屏幕可能會出現的燒屏問題,華碩也是給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法,首先是出廠默認Windows深色模式,其次是顯示5分鐘自動屏幕變暗,並且系統默認帶有一個動畫屏保,這個屏保會在電腦閒置30分鐘後啟動,確保屏幕每一個像素點都能發光、發暗,避免出現屏幕長時間顯示同一頁面從而出現燒屏的情況發生。在選用的OLED材料上,使用了壽命更長的新一代E4發光材料,擁有像素級的補償技術,可以檢測每個像素的老化情況,補償損失的亮度。

說完了這塊屏幕素質極其出眾的主屏,再在來說說副屏,還記得初代的靈耀雙屏副屏採用了一塊低色域屏幕,導致了在觀感上主屏和副屏有較大的差距,多少影響了使用體驗。在這之後華碩汲取了市場反饋,提升了副屏的屏幕素質,本代的這塊屏幕實測覆蓋100%DCI-P3色域,與主屏保持一致。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點,這塊副屏為霧面屏,並非鏡面屏,這是由於副屏的開合角度過低可能會導致反光看不清屏幕,而霧面屏則可以規避掉這個問題。

從設計到體驗,這款雙屏產品已然相當成熟了,足以見得華碩對於這樣一款產品的用心程度,從Taichi 21開始的試錯到現在軟件與硬件都幾近於完美的華碩靈耀X 雙屏Pro 2022,十年終磨成一劍。

·既前衛又經典

雙屏設計極其前衛,在此基礎之上,外觀延續了華碩高端輕薄本靈耀家族的經典家族式設計語言,金屬拉絲工藝下的A面側置同心圓,並且表面還經過了細磨砂工藝的打磨,手感極為出色,不過同心圓中間並不是ASUS字樣了,而是變為了華碩ProArt系列的LOGO,凸顯了它作為高端產品的調性。

作為一款輕薄本屬性的產品,C面的鍵盤我認為是極其出色的,鍵程達到了遊戲本級別的1.4mm,間距18.5mm,操作手感屬於輕薄本里的第一梯隊水平。觸摸板位於C面的最右側,表面順滑,下面為兩段式的按鍵。

由於副屏支起了一定的角度,整機的結構並不像其他常規筆電那樣要通過散熱開口來吹出機體內的熱量,通過副屏支架抬起後帶來的超大空間,形成了開放式的散熱,極為有效的緩解了散熱壓力,所以哪怕是搭載了標壓i9和3050Ti的靈耀X 雙屏Pro 2022也僅僅在左側象徵性的設有幾個小面積的散熱開孔,D面也沒有大面積進風口。

最後再來看看接口的情況,左側為一個音頻口、右側為兩個雷電4以及一個USB 3.2 Gen2、後側為一個電源接口、一個MicroSD Express 7.0讀卡器、一個HDMI 2.1輸入輸出接口。作為高端筆電產品也帶有USB-A接口、MicroSD卡槽完善使用體驗,雙雷電4保證傳輸速度,HDMI 2.1接口支持更高分辨率、更高刷新率的顯示器擴展,可以說是比較齊全的了。

·性能評估

我拿到的華碩靈耀X 雙屏Pro 2022是高配版本,搭載了英特爾酷睿十二代i9-12900H標壓處理器+RTX 3050Ti Laptop GPU。

i9-12900H處理器採用Intel 7工藝、異構設計,擁有6個高性能核心+8個高效能核心共14核心,20線程,高性能核心最大頻率5.0GHz,高效能核心最大睿頻3.8Gz,TDP 45W。

在CINEBENCH的基準測試中:

CINEBENCH R15:單核性能267cb,多核性能2488cb;
CINEBENCH R20:單核性能731cb,多核性能6214cb;
CINEBENCH R23:單核性能1924pts,多核性能16647pts;

在Geekbench5基準測試中,單核性能得分1764分,多核性能得分12358分。

在3DMARK的CPU Profile測試中,單線程得分1034分,全線程得分7394分。

i9-12900H是英特爾12代酷睿H45系列產品線中的期間級別處理器,多達14個核心,並且最大頻率上到了5GHz,延續了極強的單核性能,並且多核性能在物理多核心和超線程技術的加持之下可以說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非常適合創意工作者日常的密集複雜型工作。

在兩款視頻編碼測試軟件X264 FHD BenchMark和X265 FHD BenchMark中,這顆i9-12900H分別獲得了72.1fps和74.6fps,輕鬆超過70。

在V-Ray BenchMark中,純物理CPU渲染運算的成績為10838 vsamples。

在更貼合日常應用的壓縮/解壓縮應用之中,i9-12900H在WinRAR和7-Zip兩款常用壓縮軟件中的基準測試表現同樣優異,分別得到32664KB/S和66145MIPS的成績。

在生產力基準測試CrossMark中,生產率得分1697分,創造性1888分,反應能力1671分,總體得分1772分。

有了i9-12900H這顆旗艦標壓處理器,生產力這部分是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作為一款只有不到1.7KG的筆電產品來講,這已然算是極其出色的水準了。

GPU方面,RTX 3050Ti Laptop GPU,功耗設置在65W。2560個流處理器,128bit顯存位寬,4GB GDDR6顯存,Boost頻率1035MHz。

在3DMARK基準測試中:

代表DX11性能的Fire Strike模式:
Fire Strike:13941分
Fire Strike Extreme:6584分
Fire Strike Ultra:3202分

在代表DX12性能的Time Spy模式:
Time Spy:5445分
Time Spy Extreme:2494分

從得分情況來看符合65W RTX 3050Ti的性能情況,對於設計工作者們來講,RTX獨立顯卡中的CUDA核心才是重中之重,有了它便可以在各類設計軟件中起到加速工作流的效果,事半功倍,提高總體工作效率

Adobe Media Encoder是一款使用起來相當簡單的視頻轉碼軟件,我們將一個容量為2.8GB、市場21分鐘出頭的4K 30Hz視頻導入其中,轉碼為H.265,1080P。當僅選擇Mercury Play Back Engine加速,即只有CPU加入工作時,花費了571秒,而同樣的視頻,轉碼為同樣的H.265 1080P,所需時間大幅縮短至了319秒。

可能對於遊戲玩家來講,對於獨立顯卡更多是期望一個所謂的滿血功耗,但在專業領域之中,只要「有」獨立顯卡便能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不為了高功耗所帶來的一丁點提升從而犧牲了整機的便攜性以及質感。

·散熱測試

在CPU和GPU性能測試後,我們來看看華碩靈耀X 雙屏Pro 2022的整機解熱能力。

在CPU單烤測試中,使用AIDA 64系統穩定性測試Stress FPU模式,測試時間30分鐘左右,CPU Package功耗60W,IA Cores功耗53.5W,溫度81度,P核心頻率3.0~3.1GHz,E核心頻率2.5GHz;

在GPU單烤測試中,使用FurMark 1920*1080+8 X MSAA,測試時間30分鐘左右,GPU功耗65W,穩定與60度,頻率1560MHz;

在雙烤測試中,使用AIDA 64系統穩定性測試Stress FPU+FurMark 1920*1080、8 X MSAA,測試時間30分鐘左右,CPU Package功耗30.41W,IA Cores功耗22.53W,溫度79度,P核心1.8GHz,E核心1.5GHz;GPU功耗54.78W,溫度77度,頻率1700MHz,總功耗85W。

不論是CPU、GPU單烤測試還是雙烤測試,兩個核心的溫度都並不算太高,開放式的散熱對解熱的能力幫助不淺;另一方面,這同時也顯得性能調校有些過於保守了,180W的電源和這樣的開放式設計帶來的巨大散熱空間都有能力做到更高的功耗釋放,當然這有些吹毛求疵了,畢竟這並不是一款以極致性能為主要取向的機型。

·存儲性能測試

存儲也是完全不能忽視的一點,本台靈耀X 雙屏Pro 2022搭載了目前最頂級的存儲規格,雙通道32GB DDR5 4800MHz內存+1TB PCIe 4.0固態硬盤。

使用AIDA64 Memory&Cache BenchMark對這兩條內存進行性能測試,讀、寫、複製的速度分別為65728MB/S、57717MB/S、66820MB/S,延遲110.4ns。

硬盤方面,來自三星的PM9A1,PCIe 4.0,最大讀取速度7000MB/S、寫入速度5215MB/S。可以講這是目前筆電平台中最頂尖的存儲性能水平了,消除內存性能瓶頸,拉滿傳輸速度,縮短等待時間。

在體檢了好一陣子之後,靈耀X 雙屏已然進化成了一台相當成熟的產品,在細節方面打磨的更加完善,不再是一個看起來高端的花瓶,而是相當實用,確確實實能夠幫助到我的日常工作,簡化我的辦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對於設計工作者,尤其是視頻剪輯師們,將時間軸放到副屏上剪輯還能用觸屏的方式完成部分操作,其他的筆電確實做不到。高階OLED屏幕在色彩上更是可以幫助創意工作者找到更加精確的色彩。

性能方面,標準電壓處理器+RTX 30系獨立顯卡+頂尖存儲組合,對於一台輕薄本來講實在是非常豪華的搭配了,哪怕是進行一些遊戲的娛樂,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總體來講,經常需要外出辦公的白領、設計師,或在一些沒有固定工位、工作環境較為開放的朋友們來說,可以說這是一台幾乎沒有替代品的筆電產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