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40 Pro徠卡對比vivo X60 Pro蔡司

當vivo遇上百年蔡司。對於不少年輕的手機玩家來說,蔡司可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當vivo宣佈與蔡司展開全球戰略合作,並且落成聯合影像實驗室後,來自手機圈和影像圈的關注,除了情懷層面以外,更讓人感興趣的是百年蔡司與vivo到底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其實蔡司也是手機圈的老玩家了,2005年諾基亞N90搭載蔡司天塞(注意這個關鍵字)鏡頭登場,“Carl Zeiss Optics Tessar”的標識代表了當時手機鏡頭的最高規格。直到諾基亞最後的榮光808 PureView,7年間造就了多款經典的拍照手機。

但是與諾基亞的蔡司認證不同,vivo與蔡司的合作要更深度。在此之前與光學大廠深度合作的,要數華為與徠卡。

相關閱讀:華為Mate 40 Pro評測
vivo X60 Pro年度專業影像旗艦
vivo X60 Pro深度評測

那麼,為啥手機廠商要跟相機圈的大佬合作?固有思維是,通過這種管道可以提高人氣提升品牌形象,就像廣告冠名一樣。誠然這方面多少有一點,但是通過探尋專業光學領域,推動移動影像技術的革新,相信這才是vivo與蔡司合作的關鍵。

雖然手機與相機完全不是一個品類,但是在成像這個事情上原理是相通的。那就是利用電子感測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經過影像引擎處理後最終存儲起來。而在光電轉換的過程中,鏡組結構、鏡片材質、鍍膜工藝、感光元件尺寸等等,都會對成像產生影響。與相機一樣,其中可以優化的細節太多。

vivo蔡司聯合影像系統。而這次拿到手上的vivo X60 Pro,蔡司就提供了影像系統設計、光學工程和品質標準的專業知識。包括光學調試最終的成像算灋,這應該也是蔡司有史以來與手機廠商最深度的合作。這也是為何vivo的鏡頭組上,印有諾基亞都沒有蔡司小藍標LOGO。

實際的效果怎樣?透過樹葉間隙對準頭頂的太陽,這算是一個簡單粗暴又極限的場景,這裡拿出華為Mate 40 Pro作為對比參攷。不難發現經過鏡頭結構優化後,改善了vivo X60 Pro的像差,光線折射繞射的情况消除了很大一部分。

將畫面放大一下,可以看到vivo X60 Pro在控制炫光、鬼影方面的確實有一手。不過因為HDR效果更明亮一些,vivo X60 Pro在紫邊這塊還可以優化一下,大體上就是稍微降低一下照片的EV補償檔數。

上面那種情况比較極端,一般的逆光拍攝並不會出現如此明顯的差別。下圖的在取景時,有側光從畫面邊緣進來。一般來鏡頭邊緣是容易出問題的,所以大家對比一下就能看出不同。

這方面的體驗在夜拍時更有意思,在都是橫向拍攝時兩款手機表現錶接近,華為Mate 40 Pro慧差拖得稍長一點。

但是把兩款手機都竪着拍攝時,vivo X60 Pro畫面會變得更加乾淨,看完更期待有T*鍍膜的超大杯了。其實只要是光學鏡頭,鏡片反射、折射的問題肯定會存在的,關鍵就看會不會影響拍攝。像眩光之類的現象,會拍的小夥伴還能作為畫面構圖的要素。

視頻拍攝要更穩,防抖結構很關鍵

vivo X60 Pro也不只是單純陞級蔡司的科技,獨家的防抖結構微雲台也陞級到第二代“超穩微雲台”,防抖效果依然不錯。

比起普通的OIS防抖,微雲台除了補償X軸平移、Y軸平移外,還能抵消YAW和PITCH方向的抖動。而開啟視頻拍攝後,還能根據算灋新增ROLL軸方向的防抖。

在vivo X60 Pro的新影像系統中,對視頻防抖的功能也進行了細分。標準防抖最高支持4K/60幀,這時主要依靠微雲台的防抖效能。而打開超級視頻防抖後,視頻規格鎖定1080P/60幀,電子防抖介入畫面會變得更穩定。

vivo X60 Pro採用了第二代微雲台,對比OIS光學防抖的產品,防抖性能提升顯著。這點相信體驗過配備初代微雲台的vivo X50 Pro的朋友就有所體會。另外,它延續了上代產品的VIS五軸視頻防抖科技,實現X/Y/YAW/PITCH/ROLL等五個維度的防抖,讓視頻拍攝“一穩再穩”。

手持兩款產品,並騎著自行車前進,從視頻動圖對比來看,明顯左邊的vivo X60 Pro的畫面更加穩定,看起來也很舒適。右側中,搭載OIS光學防抖的華為Mate 40 Pro的畫面很顛簸,重影與抖動都很明顯,怎麼看都不太合格。

有意思的是,儘管vivo X60 Pro內寘了第二代微雲台,但是依舊把機身重量和機身厚度控制得很優秀。它的機身重量為178g,機身厚度為7.59mm,是現時最輕薄的5G手機之一。握持手感優秀,也更利於我們長時間手持拍攝。華為Mate 40 Pro的機身重量為212g,玻璃版的機身厚度為9.1mm,素皮版的機身厚度為9.5mm,也是屬於市場中比較厚重級別的手機了。

左:vivo X60 Pro,右:華為Mate 40 Pro

蔡司算法加持:不同的相機機身搭配不同品牌的鏡頭,得到的影像可謂風格各異,也就是常說的照片“味兒”。其中蔡司、徠卡引領的德味,會有更多的愛好者追捧。vivo X60 Pro搭載“vivo蔡司聯合影像系統”,相信有不少朋友好奇:能不能拍出德味呢?

其實德味的感覺相當玄學,比較流行的描述是照片油潤細膩、冷暖適中,焦內銳利、焦外柔軟。對此vivo並沒有明確地強調德味,所以我們還是通過對比來看。

首先上一代X50 Pro+,vivo X60 Pro整體顯得通透之餘,場景曝光適中,色彩的表現力也顯得更豐富些。雖說新機主攝陞級到f/1.48光圈,但X50 Pro+也是1/1.3英寸大底。所以鏡頭結構優化和算灋陞級就能帶來這效果,蔡司不愧是百年光學大廠。

除了色彩亮度,這種提升還帶動了整個照片畫面的層次感。相較X50 Pro+的輕微泛白,明暗對比讓vivo X60 Pro看著要更濃郁些。雖然我們不能去定義這就是德味,但在蔡司的光學科技和呈現算灋支持下,新機擁有了自己的影像風格是不爭的事實。

說到這裡,此次vivo與蔡司的合作,與華為和徠卡的合作產出是否很相似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不妨再同華為Mate 40 Pro的徠卡比較一下,看看情况如何。

除了光學硬體部分外,蔡司和徠卡都分別參與到vivo與華為的算灋優化中。在實拍中我們也發現了,無論是vivo X60 Pro還是華為Mate 40 Pro,在拍攝完成後,只要你手速够快,就能看到照片在相册中還有一個計算優化的瞬間。

與室內場景差不多,vivo X60 Pro的成像表現出更高的飽和度,當然兩款手機的還原度都接近真實場景。華為Mate 40 Pro因為1/1.28大底,近攝時虛化會明顯一些。

華為對自家影像的研發,一向強調高解析力。華為Mate 40 Pro大底大點數,理論上照片的清晰度會更高。但從照片100%來看,vivo X60 Pro成像的細緻度也不會太吃虧。

到了夜景部分,vivo X60 Pro和華為Mate 40 Pro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當然慣例還是先拍後算,華為Mate 40 Pro算的速度比較快一點。

不說誰壓著誰,首次和光學大廠合作的vivo,可以說和華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夜景照片很強調氛圍感,色彩稍微濃郁的vivo X60 Pro很好突出了現場地面的紅藍反光。另外,X60 Pro對各種看板的壓光也很到位,而此前在這方面,可沒有品牌能做華為的對手。

不過在場景更大的照片中,華為Mate 40 Pro表現出了影像旗艦的氣派,照片曝光控制得更加到位。這裡主要看高光部分,vivo X60 Pro雖然也壓制了光線的溢出,但是整體偏亮。這跟逆光場景HDR多加了1/3檔有點像,後續感覺可以再優化一下,過於明亮會减少了層次感。

旋渦虛化:體驗做人像大師的樂趣。雖說手機的人像虛化是算灋實現的,但配上一顆專用人像鏡頭的vivo X系列,硬是把這個手機弱項打造成為自己的招牌功能。這次和蔡司合作,vivo X60 Pro還基於蔡司的算灋,打造出了Biotar人像風格。那啥是Biotar風格?

在影像拍攝中,不同的鏡頭除了不同風格的成像色彩,還會有著獨特的虛化。虛化除了能突出主題,也是攝影中重要的構圖元素。而像蔡司Biotar鏡頭,以及仿製的前蘇聯“八羽怪”,就有著獨特的旋渦虛化。

在人像模式下,系統自動切換到等效50mm的人像鏡頭。在人景分離處理科技下,人像部分和背景是分開處理的,優點是更好人臉皮膚質感。但不同於前代產品,蔡司Biotar風格是拍攝後再進行影像運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